民粹主義 香港

自去年開始,歐美掀起一陣右翼民粹風。英國公投後通過脫歐、特朗普勝出美國總統選舉。歐洲近年接收大量中東難民,造成當地不少社會問題,有人認為民粹主義因此而在歐洲多國蔓延。另外,香港近年亦興起一股民粹風潮。歐美各國的問題,值得我們

6/6/2019 · 縱觀全球政局,民粹領袖成功掌權已非新鮮之事,由羅馬到華盛頓、再由巴西利亞到馬尼拉,不管在朝還是在野,反建制思潮已成當代不可忽視的政治力量。可是,這批民粹領袖其實都有一個通病——現實政治健忘症。以剛就任烏克蘭總統的喜劇

民粹主義(英語:populism),又譯平民主義、大眾主義、人民主義、公民主義,意指平民論者所擁護的政治與經濟理念,是社會科學語彙中最沒有精確定義的名詞之一,也可以被當成是一種政治哲學或是政治語言。學術界有關民粹的討論甚多,但是把它

源流和歷史 ·

民粹主義 香港的時代精神? 羅永生 香港近年急劇興起關於本土意識的談論,乘著種種中港矛盾的浮現和惡化,令一些人以為本土意識只是針對中港關係惡化而引發出來的現象。事實上,上世紀七十年代和九十年代,都是香港本土意識發展的重要時刻。

然而,歐美國族民粹主義生於民主的土壤,民眾始終能透過選舉政治影響執政黨,民粹政黨也有機會藉選舉上台執政,受主流監察制衡。但在香港,不論民眾抱持何種政治信念,選舉政治和政黨政治對關乎中國大陸的政策幾近無話語權。

港式民粹主義,雖然未到排外、種族主義的地步,但近年幾件事件,卻出現上面幾種民粹主義特色匯合,加上港式民粹火上加油,令人憂慮真正的民粹主義有否在本地萌芽。 香港民粹主義,除了以上三點之外,還有一個獨有的本土特色:「發展主義」。

比利時政治哲學家墨菲(Chantal Mouffe)新作「寫給左翼民粹主義」中譯本近日付梓,書中聚焦西歐後民主「競勝」(agonistic)策略,討論建基於民主體制之上,主題與前設表面上迥異於香港語境,不過正如墨菲自言,本書重點在於戰略論述,特別是如何

27/9/2018 · 民粹主義原本是用來抗衡精英主義,藉此強調普羅大眾的權益。但在現實上,民粹主義難免有強烈的保護性和排他性。民粹主義也很容易被當權者利用,成為打壓反對者的工具。今天民粹主義在歐美復興,象徵自由主義的倒退。

4/2/2019 · 然而,歐美國族民粹主義生於民主的土壤,民眾始終能透過選舉政治影響執政黨,民粹政黨也有機會藉選舉上台執政,受主流監察制衡。但在香港,不論民眾抱持何種政治信念,選舉政治和政黨政治對關乎中國大陸的政策幾近無話語權。

無領袖民粹主義出現的背景 其實像香港目前這種沒有「大台」的民粹主義運動,在西方民主社會已出現多時,並且已進化為一種最先進的運動模式。它無疑是一種民粹主義意識形態,而且是非常特殊的一種:具自由意志主義(libertarian )、參與性和無

無領袖民粹主義出現的背景 其實像香港目前這種沒有「大台」的民粹主義運動,在西方民主社會已出現多時,並且已進化為一種最先進的運動模式。它無疑是一種民粹主義意識形態,而且是非常特殊的一種:具自由意志主義(libertarian )、參與性和無

反之,香港民主運動對左翼民粹主義又有何啟示?除了印證墨菲所羅列的策略,香港示威者起碼有兩大創舉:一是示範如何無領袖而有組織,無大台而有共識;二是保持運動熱度近四月而不衰。正如維根斯坦所示,忠誠的基礎「不在理性,而在特定生活的參與」。

TY – JOUR T1 – 民粹主義 : 香港的時代精神 ? AU – 羅永生, null PY – 2015/5 Y1 – 2015/5 M3 – Journal Article (refereed) VL – 55 SP – 109 EP – 113 JO – 字花 = Fleurs des Lettres JF – 字花 = Fleurs des Lettres SN – 1819-9178 ER

然而,歐美國族民粹主義生於民主的土壤,民眾始終能透過選舉政治影響執政黨,民粹政黨也有機會藉選舉上台執政,受主流監察制衡。但在香港,不論民眾抱持何種政治信念,選舉政治和政黨政治對關乎中國大陸的政策幾近無話語權。

民粹主義者往往界定自己屬於人民,被不再屬人民的權貴或精英出賣。故民粹主義常有反精英傾向。民粹主義鄙夷代議、程序、協商等制度,不屑討論和妥協,認為選舉制度下的精英未必能代表他們,崇尚韋伯說的魅力型領袖(Charisma),直接地表達人民意志。

 · PDF 檔案

自去年開始,歐美掀起一陣右翼民粹風。英國公投後通過脫歐、特朗普勝出美國總統選舉。歐洲近 年接收大量中東難民,造成當地不少社會問題,有人認為民粹主義因此而在歐洲多國蔓延。另外,香港近年亦興起一股民粹風潮。

民粹主義(英語: populism ),又譯平民主義、大眾主義、人民主義、公民主義,意指平民論者所擁護的政治與經濟理念,是社會科學語彙中最沒有精確定義的名詞之一,也可以被當成是一種政治哲學或是政治

反之,香港民主運動對左翼民粹主義又有何啟示?除了印證墨菲所羅列的策略,香港示威者起碼有兩大創舉:一是示範如何無領袖而有組織,無大台而有共識;二是保持運動熱度近四月而不衰。正如維根斯坦所示,忠誠的基礎「不在理性,而在特定生活的參與」。

5/7/2019 · am730香港公信力第一的免費報紙 新聞 社政聯想: 鍾劍華 「民粹主義」與「長官意志」 弱勢政府 ,政治授權 ,民粹 ,長官意志 ,鍾劍華 當然,弱勢政府在政策制定上走向民粹主義只是其中一個可能性,也不一定會是一種持續的施政方式。但

民粹主義在香港迅速興起,既有來自泛民陣營的鼓動,也有來自親中團體的倡議,對香港的社會穩定構成威脅。民粹主義的例子還有很多,包括反對拆除皇後碼頭、反對高鐵香港段,以及反對新界東北發展計劃

由於香港沒有普選,起碼暫時沒有,因此應該不會出現民粹主義政府。但沒有民粹主義政府,不等於沒有民粹主義的思維。香港要重新出發,需要考慮的事情多着呢! 陸炎輝 香港大學經濟及工商管理學院榮譽副

(原載《字花》第五十五期) 香港近年急劇興起關於本土意識的談論,乘著種種中港矛盾的浮現和惡化,令一些人以為本土意識只是針對中港關係惡化而引發出來的現象。事實上,上世紀七十年代和九十年代,都是香港本土意識發展的重要時刻。在那些

30/7/2006 · 民粹(民粹主義),英文是populism,一般漢語詞典裏找不到這個詞,翻譯成民粹主義或平民主義。 民粹主義,原本是相對於精英主義、專制主義而言的。簡單的說是一種聲稱代表普通人(大眾、人民)利益的政治。

「民粹主義(Populism)」或稱平民主義、大眾主義,即平民論者所擁護的政治與經濟理念,是常用的政治語言。「民粹主義」這個概念是源於拉丁文Populus(人民)一字,泛指「政治必須遵照人民的偏好才是對的」這種信念。

11/10/2019 · 民粹(Populism)是法國大革命產生的課題。「民主」(Democracy)的機器出現了問題:或如血癌,白血球過多,就出現了民粹。 民粹的出現,以法國大革命為例,一是時機環境的突變,由精英駕馭的民主制度受到顛覆,正如輪船航海遇到自然風暴而翻側。

值得一提的是,於香港,民粹主義還有一個更常見的用法,「民粹主義」多和兩種政治議題掛鉤,一是群眾運動,一是左翼政治議題,翻一翻報章,近月與「民粹主義」最常一起出現的是「仇富」這政治不正確的詞彙,無怪乎一直在這兩項議題上不遺餘力的社民連

19/10/2019 · 加拿大過去在國際舞台上並非亮眼領袖。當下,民粹思潮衝擊主流西方民主社會,加上美國往單邊主義的方向走,令歐洲一體化及全球化受到衝擊。一向低調的加拿大,如今上位成為自由民主的「模範生」,不能不反思自身在世界政治上定位。

根據日本民粹主義 研究者水島治郎教授在《民粹時代》一書的定義,民粹主義是指站在「人民」的立場,批判舊有政治與菁英的政治運動。以此而論,自稱代表「庶民」,擅長以直白言論批判執政當局,又具有強大動員力的韓市長,被西方媒體稱為

民粹主義風行全球,在歐美遍地開花,不少右翼政黨崛起。要了環球政治局勢,就要了解何為民粹主義。今次好書《National Populism: The Revolt Against Liberal Democracy》就是民粹主義的入門讀物。 本書作者是兩名學者,但他們沒有使用艱深學術名詞,反而提出

11/2/2019 · 近年民粹主義(populism)一詞在大眾媒體及學術討論中皆被廣泛使用。由美國特朗普當選、英國脫歐、歐洲右翼政黨冒起,到本地的「反蝗」都被描述為民粹主義;甚至本地首富李嘉誠在2014年亦形容香港的「民粹主義」逐漸冒起。但到底民粹主義

右翼民粹主義與左翼民粹主義之爭,如箭在弦,誰能成為未來統識?那就要看左翼民粹主義有沒有能力把人民接合起來,邁向恢復民主之路。 《寫給左翼民粹主義》,也是寫給你 看見民粹力量,卻不願民粹只流於排外和宰制別人 的書。 書籍資料 原書名

22/11/2018 · 民粹主義在整片歐洲大陸甚至於全球遍地開花,儼然是這個時代的熱門關鍵字。以《衛報》為例,1998年該媒體只刊出約300篇含有「民粹」字眼的文章,但2015年暴增到約1000篇,直到川普當選、英國脫歐的2016年又翻倍增加到2000篇。為什麼過去高頌

綜觀古今,民粹主義/民粹運動,一直都存在。學界對於民粹主義的定義和案例研究從來沒有停歇,還有非常多的論戰,所以我們無法回答到底民粹主義是不是愈來愈盛行,只能大致指出某幾個政治活動是具有民粹

 · PDF 檔案

《二十一世紀》網絡版 二 三年八月號 總第 17 期 2003年8月30日 民粹主義與中國現代文藝思潮 ⊙ 代 迅 來自俄國的民粹主義與中國現代思想史的關係,是現代中國的一筆重要思想遺產。由於種種 複雜的非學術性因素的制約,一直未能得到很好的清理。

民粹主義近來在全球迅速竄起,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。聯博認為,即使目前的民粹主義領導人光環褪去,其所造成民粹崛起的社會現象仍舊存在,恐非短期就能解決,值得投資人關注。歐美國家近來民粹主義高漲,主要原因在於經濟缺乏保障、社會缺乏

12/11/2018 · 作為“德國第二重要的知識分子”,馬丁・瓦爾澤經常在小說中將文學與政治、權力隱喻結合在一起。《尋找死亡的男人》是91歲的瓦爾澤在兩年前完成的新作,這部小說的主題依然圍繞著文學本質的討論展開,由書信體構成的

黃國鉅:港式民粹主義的雛形 香港近十年社會運動鬧烘烘,打破了八九十年代民主黨幾個大佬例牌一字排開的悶局,除了示威頻繁、示威形式多變之外,又不斷有新的團體出現。然而,這種情況的反應,是一個

27/3/2019 · 隨著5月下旬歐洲議會選舉的日益臨近,不少國家的建製派都在為民粹主義力量的再度抬頭感到擔心,因為這次選舉被普遍視為歐洲民粹主義影響力的重要指針。 在政治方面,歐洲各國的民粹主義者經常拿歐盟當靶子;在經濟

民粹主義(英語:populism ),又譯平民主義、大眾主義、人民主義、公民主義,意指平民論者所擁護的政治與經濟理念,是社會科學語彙中最沒有精確定義的名詞之一,也可以被當成是一種政治哲學或是政治語言。學術界有關民粹的討論甚多,但是把它

民粹主義者反權力精英,對外則仇外及排外,傾向孤立主義的狀態。學術界至今似乎還未找到一個簡單而精確的定義,來界定民粹主義,也頗難界定本土主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