對於陶傑的批評,梁文道的回應方式比較間接。在他主編的<讀書好>雜誌中,他籍著推崇詹宏志的文章,不點名批評陶傑「賣弄文字」。而最致命的反擊,來自刊登於該雜誌 (2007 年 2 月號)的一篇訪問,借前輩董橋之口狠批陶傑。董橋是這樣說的:
文化人梁文道一連數月,在《蘋果》週日專欄撰文評論香港「本土派」的論述,對本土論者提出不少質疑;週日,梁文道點名批評《蘋果》專欄作家陶傑,多年來將民族性具體化成「DNA」,論述不夠嚴謹且過時,形容這種論調無法解決當下問題。
梁文道曾經這樣評論陶傑 :「他很聰明,文筆非常好,但問題是,我非常不認同他的寫作方法,把所有問題都歸咎於一種玄談式的民族性。我很不喜歡談民族性,這是一個
出身及教育 ·
陶傑到底想說什麼?梁文道 2015/6/28 — 10:23 今天我本來應該要接着分析香港本土族群主義的盲點與疑問,但是我看到了陶傑先生對拙文的回應。近年我對快速反應式「筆戰」的糾纏已經沒有太大的興趣,可是陶傑先生的說法卻使我不得不立刻答覆
陶傑(粵拼:tou4 git3;英文:To Kit;1958年8月17號—),原名曹捷(cou4 zit3;Tsao Chip),係香港傳媒工作者,華文散文作家,多份香港報紙同埋雜誌嘅專欄作家,重有係做節目主持。
經歷 ·
梁文道面對的挑戰,是應否為了開拓生存空間而淡化自己的反建制立場。梁文道跟陶傑的分別在於一開始他走的是「小眾路線」 (Niche Player)(人棄我取燒冷灶)或者採取所謂的「藍海策略」 (Blue Ocean Strategy) (避開競爭激烈的主流市場)。
5/7/2015 · 由於梁文道與陶傑近日的「筆戰」,我好奇在網上搜尋了一下他們的資料,找到一篇多年前梁文道做的訪問,受訪者是董橋,訪問中竟然談到了陶傑。 讓我先引董橋談寫作的一段話,那是很理想化的講法,但我認為正正是因為
6/7/2015 · 2015年06月28日 陶傑到底想說什麼?-梁文道 今天我本來應該要接着分析香港本土族群主義的盲點與疑問,但是我看到了陶傑先生對拙文的回應。近年我對快速反應式「筆戰」的糾纏已經沒有太大的興趣,可是陶傑先生的說法卻使我不得不立刻答覆。
有部分粉丝称其为「道长」,但因梁文道本人信仰南传佛教,使用该敬称容易使人产生误解。梁文道也是《零八宪章》签署者。彭志強在《香港四大才子 江湖只剩傳說》一文認為,“新的香港四大才子,梁文道、林夕、陶傑、陳志雲呼聲頗高。” 盛朗熙
今天我本來應該要接着分析香港本土族群主義的盲點與疑問,但是我看到了陶傑先生對拙文的回應。近年我對快速反應式「筆戰」的糾纏已經沒有太大的興趣,可是陶傑先生的說法卻使我不得不立刻答覆。 表面上看,陶傑先生怪我意圖打爛他的「齋缽
6/7/2015 · 2015年07月06日 書卷天涯- 陶傑(說梁文道最近對我的評論) 最近的所謂「筆戰」,引起一些朋友 2015年07月06日 書卷天涯- 陶傑(說梁文道最近對我的評論) 最近的所謂「筆戰」,引起一些朋友熱議。 我所認識的梁文道是一位君子,我不相信他會陷我於不義。
有部分粉丝称其为「道长」,但因梁文道本人信仰南传佛教,使用该敬称容易使人产生误解。梁文道也是《零八宪章》签署者。彭志強在《香港四大才子 江湖只剩傳說》一文認為,“新的香港四大才子,梁文道、林夕、陶傑、陳志雲呼聲頗高。” 盛朗熙
今天我本來應該要接着分析香港本土族群主義的盲點與疑問,但是我看到了陶傑先生對拙文的回應。近年我對快速反應式「筆戰」的糾纏已經沒有太大的興趣,可是陶傑先生的說法卻使我不得不立刻答覆。 表面上看,陶傑先生怪我意圖打爛他的「齋缽
陶傑到底想說什麼? – 梁文道 分享 適中字型 較大字型 今天我本來應該要接着分析香港本土族群主義的盲點與疑問,但是我看到了陶傑先生對拙文的回應。近年我對快速反應式「筆戰」的糾纏已經沒有太大的興趣,可是陶傑先生的說法卻使我不得不立刻
才子陶傑的小農DNA論,再次引起論爭。梁文道批評這論述未免不夠嚴謹。才子不忿,於是列出長長的書單反駁,以資證明所謂中國民族性的研究及討論,已超過一個世紀。 可是,這種回應的水平不過是說說知識界「古已有之」罷了,但卻沒有回應質疑
梁文引來陶傑一連兩日回應,質疑梁文道是以內地文革的「刀筆」,將談「民族性」的陶傑與「被指『港獨』的陳雲」扣連,藉此對其大興文字獄「欲置人於死地」、提示共產黨「抓人」。
才子陶傑:會考逃兵讀筆戰 雖然陶傑堅決否認與梁文道筆戰,不過最近陶與梁在報章上被指「筆戰」事件,剛巧兩位主角小時候都不精於學業。道長高中三年全班倒數第三名,而陶傑更是會考逃兵,陶說:「自知會考考不進大學,中四便到英國留學。
今天我本來應該要接着分析香港本土族群主義的盲點與疑問,但是我看到了陶傑先生對拙文的回應。近年我對快速反應式「筆戰」的糾纏已經沒有太大的興趣,可是陶傑先生的說法卻使我不得不立刻答覆。表面上看,陶傑先生怪我意圖打爛他的「齋缽
由於梁文道與陶傑近日的「筆戰」,我好奇在網上搜尋了一下他們的資料,找到一篇多年前梁文道做的訪問,受訪者是董橋,訪問中竟然談到了陶傑。 讓我先引董橋談寫作的一段話,那是很理想化的講法,但我認為正正是因為心裏堅持這個理想,董橋才
「香港第一才子」陶傑聯同眾嘉賓主持,以世界時事為工具,把地球上每一個角落的人與事,帶給聽眾,擴闊國際視野,令香港這個國際城市,更加名副其實。
由於梁文道與陶傑近日的「筆戰」,我好奇在網上搜尋了一下他們的資料,找到一篇多年前梁文道做的訪問,受訪者是董橋,訪問中竟然談到了陶傑。 讓我先引董橋談寫作的一段話,那是很理想化的講法,但我認為正正是因為心裏堅持這個理想,董橋才
【蘋果日報】梁文道:陶傑到底想說什麼? (261) 今天我本來應該要接着分析香港本土族群主義的盲點與疑問,但是我看到了陶傑先生對拙文的回應。近年我對快速反應式「筆戰」的糾纏已經沒有太大的興趣,可是陶傑先生的說法卻使我不得不立刻答覆。
「香港第一才子」陶傑聯同眾嘉賓主持,以世界時事為工具,把地球上每一個角落的人與事,帶給聽眾,擴闊國際視野,令香港這個國際城市,更加名副其實。
其實陶傑真係唔使點講,更多人公認陶傑係 “香江第一才子”。 咸豐年間,陶傑曾經受報章專訪,佢個答覆大概係以下 (時代久遠,已經搵唔返原文,SJ 單憑記憶憶述): “我一定唔會認自己係才子。 人地叫你才
陶傑: 奧運這盤生意 張大春:XO傳言、本事和詩 鄭培凱:唐伯虎與紅樓夢 董橋:尺牘 香港女車神 李慧詩奧運奪獎 《近代中國史綱上》郭廷以: 第二章 第三節 英國的砲艦政策 陶傑: 「劏房」的英譯 古德明: 難忘的一幕、有些東西 梁文道: 榮譽 古德明: 雨天的
梁文道早年在香港出生。他在四個月大時因為父母要工作,所以被他們送到台北外公的家居住。他在當地由小學到中三,其考試成績一直保持在尾三以下的位置。梁文道就讀初中三年級時經常在街頭上打架。結果由於操行太差以致沒有學校敢收他入學。
梁文道(下稱「梁」):當時,我在台灣的男校讀中學,在青少年群體中有種很暴戾的氣氛,特別是我身處的三重,更是黑社會橫行的地方。在這環境下,我們很喜歡打架,甚至是無目的的打,那是一種青春的
陶傑(英語: Chip Tsao [3],1958年8月17日 - ),原名曹捷,別有筆名楊非劫、蔣一樵,被稱為「香江第一才子」,生於香港,曾居於英國16年,為華文 作家及傳媒工作者。其風格多以幽默的形式批評香港政府、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中國文化的陋習 [4]。
陶傑的”香港第一才子”的外號乃出自同是才子的梁文道之手。陶傑早年的八幅畫作被法國著名的品牌紅酒木桐(Mouton Cadet)看中,被製作成八瓶限量版紅酒包裝盒,用作慈善拍賣,收益捐給愛護動物協會。他人
【本報訊】學普通話有利學好中文?文化人陶傑認為,真正好的中文是1949年以前的中文,是文人梁實秋、白先勇、張愛玲寫的文字,而不是1949年後,為了便利管理農民時用上的口號式,如「五講四美」、「三要三不要」等用語。他指武俠作家梁羽生不懂
【本報訊】學普通話有利學好中文?文化人陶傑認為,真正好的中文是1949年以前的中文,是文人梁實秋、白先勇、張愛玲寫的文字,而不是1949年後,為了便利管理農民時用上的口號式,如「五講四美」、「三要三不要」等用語。他指武俠作家梁羽生不懂
多謝陶傑。時為某一天的早上十一時,是陶傑跟我約定的訪問時間,我和攝影師等了約五十分鐘後,他才施施然抵達酒店咖啡室,讓我學懂了忍耐。然後我問:「你會俾幾多時間我做訪問?」他答:「無所謂,你要傾幾耐咪傾幾耐囉。
6/5/2010 · 對於陶傑的批評,梁文道的回應方式比較間接。在他主編的<讀書好>雜誌中,他籍著推崇詹宏志的文章,不點名批評陶傑「賣弄文字」。而最致命的反擊,來自刊登於該雜誌 (2007 年 2 月號)的一篇訪問,借前輩董橋之口狠批陶傑。
陶傑 Channel. 298,632 個讚好 · 41,332 人正在談論這個. 「今日世界的問題,是愚昧的人竟然臭串而非常自信,而聰慧的人卻充滿疑慮。」(羅素:The trouble with the world is that
陶傑 vs 梁文道 (二) 2008年 04月 19日 香港是商業社會,文人也是一種商品,需要經營。唸過商學院的人都學過「產品生命週期」(Product Life Cycle) 這個概念。由產品推出市場開始直至完全停產為止,中間經歷四個階段:介紹期 (Introduction)
8/10/2016 · 01哲學這次邀得梁文道為我們分享他的哲學思考,道長分享了當年中大哲學系和同學們研究哲學書的心路歷程——研究哲學這麼多年,影響他最深的是哪一本哲學書?又是哪一位
陶傑 油尖多士——優待和歧視 2019-05-22 華爾街日報披露,美國一些白人家長開始利用大學名校「多元化」(Diversity)收生政策,讓兒女自報有少數族裔血統,以得到優先照顧,甚至有人專門提供報名服務,從中牟利。但所謂少數族裔,只限非洲裔和拉丁
14/2/2016 · 論2015年最出位的傳媒人或作家,依然非「才子」陶傑莫屬。他先與文人梁文道就「DNA論」展開筆戰,後為牛津香港仔林作站台出選區議會,又因不滿歐盟處理敍利亞難民的言論,遭蕭若元翻譯成阿拉伯文向穆斯林組織「舉報」,年底香港天氣驟降
陶傑:美國對華政策 28.10.2019 陶傑:港台回應 01.11.2019 本聲音專欄暫不提供文字版(內容只反映主持人及個別參與人士的個人意見) (收聽聲音專欄) 陶傑:陳同佳案
陶傑有當今“香港第一才子”之稱。這個名號的創造者是梁文道。陶傑笑道:“梁文道當時是商業電臺的一個臺長,他叫我做一個節目叫《光明頂》,就把我捧為‘香港第一才子’。我當時就笑著對他說:‘你會幫我得罪很多人。’‘無所謂啦,宣傳嘛。